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凝心聚力办职教踔厉奋发向未来--云南机电职业技

来源:职教通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6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据悉,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"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""国家优质高职院校""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""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""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

据悉,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"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""国家优质高职院校""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""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""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""云南省双高校建设单位",肩负着为企业、为地方、为国家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
云南网讯(记者苏宇箫通讯员邓珍真)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,大力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于5月17日正式启动,云南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代表、技能大师代表、学院领导、中层干部出席活动。会议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步开展,线上观看量达1万余人。

会上,中国民用航空云南安全监督管理局、中国船舶705研究所、玉溪市红塔工业园区管委会、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、云内动力股份公司、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发言。举行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、民航技术产业学院、学校资产经营公司、后勤服务公司揭牌仪式、校外共建实训基地、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、校级培育技能大师工作站授牌仪式。启动仪式结束后,召开了云南机电职业教育集团会议,就产教融合、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交流研讨,表决通过《云南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新增理事名单》。

【来源:云南网】

本次活动围绕"技能:让生活更美好"主题,力争做到天天有活动、处处有看点、人人有收获,结合职教特色,邀请专家学者、名师工匠、优秀校友开展学术交流、教学实践、成果展示、技能大赛等,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职教思想深度融合,把提高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,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。

会议指出,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,要以此为契机,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、展现职业教育活力。全体师生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坚持德技并修、育训结合,脚踏实地,潜心钻研,既要争做新时代的"经师""人师",也要争做新时代的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,为早日建成技能型社会贡献力量,成就出彩人生。要以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平台,展示校企融合发展和学院"双高"建设成就,诠释职教精神,巩固老品牌,打造新亮点,营造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氛围,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。要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,促进互信和务实合作,以技术为纽带,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,真正通过技能让生活更美好。

文章来源:《职教通讯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ijiaotongxun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8/492.html



上一篇:深化校企合作,枣庄这里计划共筹建“全国兽药
下一篇:枣庄经济学校“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(S

职教通讯投稿 | 职教通讯编辑部| 职教通讯版面费 | 职教通讯论文发表 | 职教通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职教通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